不威脅到他時,他悠游自得;威脅到他時,他撒潑打滾。露出了真面目。裝都不裝了。
打個不恰當的比方:
《龍珠》里弗利薩也是如此。出場斯斯文文,說話用敬語,但隨著情勢變化,逐漸露出邪惡;到最后什麼下三濫的手段都出來了。
是為邪惡。
琛哥自己不上,卻讓周星馳上,周星馳此時要做個抉擇了。
他滿口在重復琛哥的吩咐,卻一直猶豫不決。
幫火云邪神,他就真成了壞人。
但他真想當壞人嗎?
琛哥催他下手,催了許多次;周星馳不停重復,卻不肯動手。
終于被琛哥催到極限了,憤而回頭一棍,再補一棍。
這里的一個細節:打了琛哥,看到琛哥流了血,周星馳自己愣了愣。
瞪大眼睛,嘴唇微開。
大概他出手后才意識到:
「我打了琛哥?我真的打了琛哥?」
之前他一直被琛哥呼來喝去,被吩咐去殺包租婆、去救火云邪神,到此被要求去打包租公和包租婆。
他也的確在說服自己,要聽斧頭幫大哥的話,去當個壞人。
但在重見棒棒糖,在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」之后,童年記憶連帶英雄夢,一起被喚醒了。
他在掙扎之中,被琛哥一路逼迫,終于按捺不住,發怒打了琛哥,還是兩棍。
這一下爆發,大概連他自己都意外,所以才有發愣的瞬間。
但也是這一下爆發,讓他找到了自己。
周星馳再回頭,看著火云邪神。
瞪眼,抿嘴,發狠。
沒有疑惑了,斷然出手,一棍打向火云邪神的頭。
在他揮向火云邪神的這一刻,也包括被火云邪神打進地底,依然堅持再敲他一下腦袋的時刻,他是不是萬中無一的奇才之類,已經不重要了。
這一刻,他就是那個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?警惡懲奸,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就交給我了」的少年。
這是本片最重要的時刻。
至于之后火云邪神大戰周星馳,已經算爽片了。
后來他激發了自身無窮潛力,重新相信了俠義于是知道了武功也不是傳說,再回憶起了少年時的如來神掌,這是周星馳安排給每個還有俠客夢的少年們,一份命運的獎品。
包括周星馳打架時踩腳,被火云邪神嗤之以鼻:「踩腳趾,小孩子的玩意兒!」之后被周星馳踩了腳趾。
也包括那個童年記憶中五彩繽紛的、后來碎了又拼的棒棒糖,以及那少年時被騙了、最后卻又被回憶起來,終于使出來的如來神掌。
都是童年與相信的回報。
電影最后,周星馳終于想起來了童年的經歷,一招如來神掌,火云邪神倒地。
火云邪神喊認輸,周星馳放了他一馬。
火云邪神坑里爬出來,偷襲周星馳,周星馳一招如來神掌擊垮了樓。
當時火云邪神以為自己死定了,不料周星馳故意打偏:出招時,眼睛還看著火云邪神。
意思很明白:我可以,也有理由干掉你,但是我不。
火云邪神呆住。
周星馳把他偷襲用的兵器,化作了玩具飛走了。化干戈為玉帛。
火云邪神終于還是忍不住好奇,問:什麼武功?
周星馳云淡風輕的說:我教你啊。
火云邪神拜服了。
一招擊倒火云邪神,是武功。
可以殺而不殺,兩次放過他,是恕。
化干戈為玉帛,把殺人工具當玩具,是赤子之心。
「我教你啊」,以德報怨。是自信,也是忠厚。
打敗對手就讓對手服,是霸蠻之道。
火云邪神只有在威脅不到自己時,才顯得云淡風輕。一旦威脅到了——比如神雕俠侶眼看真要打死他了——他就不擇手段。
但見到這樣的武功與這樣的襟懷,他最后一點扭曲的緊張,也放松下來了。心服口服。
周星馳說話時,背后是陽光,溫暖和煦。
暴風無法逼迫你脫下外套,只會讓你更加緊張,溫柔的陽光才可以。
《功夫》上映時,周星馳42歲了。
結尾畫面里,依然是個孩子。
曾經有那麼多年,他不停地給我們呈現這些孩子氣十足的夢。
講這麼一個,成年人誤入少年夢想世界的故事:
被世界攪和得「我要做壞人」,最后發現少年時相信過又拋棄過的東西是真的。萬中無一的武學天才也可以和食神一樣到處都是。
踩腳趾。棒棒糖。「維護世界和平!」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!」對立的臉譜與邪惡。飛天遁地的武功。只要相信初心,就能擊敗邪惡。
終于,如來神掌。
都是孩子氣的夢。
但世上有過這樣的夢,有人呈現過,多好。
今天周星馳60歲了。